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2021年3月,陕西的李先生(化名)不幸去世,全家陷入了悲痛之中。在整理其遗物的时候,李先生的妻子白女士发现了一张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投保单,保额为10万元。想着爱人身故后还能领取到一笔理赔金,白女士心中略微有了一丝安慰。可没想到之后白女士找到中国人寿时,却被告知无法理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据白女士介绍,2019年5月,自己的爱人李先生前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志丹县支行申请贷款。当时邮政储蓄的工作人员告诉李先生,有一款低利息的惠农贷款很适合他,但前提是李先生必须要购买一份中国人寿的保险,价格也不贵,只需几百元钱即可。

白女士说,李先生当时也没多想,就支付了486元,购买了中国人寿一款名为“国寿安心贷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2014版)”的保险,保险期限从2019年5月30日至2021年5月27日。随后,邮政储蓄就发放了一笔10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与保险期限相同。

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贷款到账后,李先生购买了一辆汽车跑起了运输生意。加上务农的收入,家里的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就在全家人憧憬着美好生活的时候,2021年3月13日,李先生却因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

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李先生的突然离世,让全家人都陷入了万分的悲痛之中,尤其是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的离开让家人失去了依靠。白女士说自己在超市打工每个月收入只有两千余元,很难维持家中的日常开销和孩子上大学读书的支出,更不用说偿还那笔邮政储蓄的贷款了。于是她想到了爱人留下的那份保险,并立即与中国人寿取得了联系,希望能拿到保额为10万元的身故理赔金,不过对方给出的答复却让白女士大吃一惊。

原来,虽然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是已经身故的李先生,但是投保单中“身故保险金受益人”一项,却标明了两个受益人。其中第一顺序受益人是向被保险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邮政储蓄;第二顺序受益人才是被保险人李先生的法定继承人。

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白女士说,中国人寿的工作人员向她解释了出现第一顺序、第二顺序受益人的原因,具体的条款细则她记不清了,但总结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即便中国人寿赔付10万元的保险金,也将优先用于偿还剩余的贷款,保证第一顺序受益人邮政储蓄的权益;剩余的部分才会给到李先生的法定继承人。

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必须由第一顺序受益人向中国人寿提出赔付申请。于是,白女士又找到邮政储蓄,2021年3月20日,邮政储蓄出面向中国人寿提出了理赔申请。6月10日,中国人寿出具了一份“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原因就是李先生所购买的是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而他的死亡原因是脑出血导致死亡属于猝死,不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内。因此,不能赔付理赔金。

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无奈之下,白女士只好卖掉家中汽车,还清了银行的全部贷款和利息,目前她正准备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事。

视频加载中…

7月7日,特搜记者就理赔条款及涉嫌借款搭售保险一事分别联系了邮政储蓄和中国人寿官方客服,双方均表示将有专人对接记者的采访。7月9日中午,中国人寿一位工作人员致电告知特搜记者,针对白女士提出的诉求,中国人寿方面的处理意见以此前做出的书面回复为准,不方便接受媒体采访。截止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邮政储蓄方面的回复。

特搜记者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而脑出血导致死亡是否属于猝死,各方的说法不一,目前还暂无定论。

针对白女士的情况,记者也咨询了北京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冰。

中国人寿意外伤害险(中国人寿意外保险)

林冰律师认为,首先邮政储蓄志丹县支行要求李先生必须购买保险才能贷款的行为,已经涉嫌借贷搭售。《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就明确规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或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其次,即使保险条款中有说明第一顺序、第二顺序受益人的原因,也可能构成《民法典》规定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投保人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另外林冰律师向特搜记者表示,脑出血导致死亡是否属于猝死,各方的说法不一,目前还暂无定论,这种争议事项也应当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明确保险公司是否应当赔偿。依照《保险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此外,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注:本报道截稿日期为2021年7月9日,因审稿流程会适当迟延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